
2025年1-6月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截图。
红网时刻新闻8月10日益阳讯(记者 赵佳妮 通讯员 任蕾 吴思仪)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5年1-6月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的通知》,安化县共有6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入选,其中“6·21”双富村14组滑坡被列为全国典型案例,充分验证了安化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科学性与高效执行力。

梅城镇双富村14组中风险斜坡单元。
时间回到6月19日,安化县遭遇持续强降雨。6月21日10时,益阳市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响应,市、县两级迅速加强值班和隐患巡查工作。当晚22时,梅城镇双富村村干部在巡查时,发现14组一村民屋后坡体泥土松动、裂缝扩大,立即上报镇防指。接报后,梅城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迅速前往现场核查,并提前转移了受威胁的1户5人 。22时26分许,受暴雨持续侵袭,该处坡体发生滑动,导致房屋受损严重,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该点处于中风险斜坡单元,是新发生的地质灾害。暴雨预警响应期间,一线巡查监测人员通过实时巡查,精准识别地质灾害风险点变形情况,及时叫应、迅速转移,成为此次成功避险的关键。

冷市镇胡家村泥石流现场。
今年7月下旬,安化又迎来新一轮的强降雨,安化县气象台7月21日21时47分发布乡镇暴雨临灾红色警报。县自然资源局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巡查工作,落实落细“敲门行动”“挪床行动”,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全力做好受威胁群众的避险转移工作。冷市镇胡家村收到临灾警报后,迅速成立了巡查工作小组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7月21日22时10分,巡查至胡胜祥屋时听见房屋后有异响,随后发现其屋后山体出现泥土松动迹象。巡查组立即向冷市镇政府报告,并迅速将人员安全转移到村内安置点。22时20分胡胜祥屋后发生泥石流,大约2000立方米的泥土倾泻而下,瞬间将胡胜祥的5间房屋吞噬,致使其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家中常住人口因转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今年以来,安化县共经历了7轮强降水天气过程,发布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68期68乡镇次109380人次;发布预警叫应20期44人次;挪床2989户4859人,转移受威胁群众1202户3590人,无人员伤亡。
安化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科学性与执行力,核心在于严格落实预警响应机制,依托扎实的群测群防网络,让巡查人员能够精准识别风险、快速响应处置,达成“早发现、快撤离、零伤亡”目标,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安化经验” 。
来源:红网
作者:赵佳妮 任蕾 吴思仪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应急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