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普动起来丨高速安全提示 阴雨持续 “雾”必小心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实习生 宁静怡 编辑:周慧欢 2023-02-08 19:01:32
时刻新闻
—分享—


未来一周,阴雨天气持续“刷屏”湖南,雨雾天能见度低,对于高速上行车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今天小编特为您带来一份安全行车指南。



01


高速公路安全行车

高速公路安全行车请务必注意这十点


高速路切忌突然停车 

爆胎稳住心情不要慌 

不要超速开车

出行前检查/行驶中按时检查车况 

注意高速路的警示标示

超车时多用灯光提示,晚上合理使用灯光,特殊天气使用对应的灯光

没事儿别走紧急行车带 

请勿在高速路上扔东西 

一定要系安全带 

切勿不打转向就超车


02


行车遇到这些问题首先保持冷静,沉着应对

01


车轮打滑


保持车距,切忌车速过快

谨慎变道,切忌猛打方向

合理刹车,切忌急踩刹车

02

突然遭遇团

通过连续轻踩制动的方式,尽快降低车速;切忌急刹车、猛打方向。

同时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切忌使用远光灯。

保持低速缓行,千万不可原地停车,有条件的应选择就近出口驶离高速公路。

如果是被迫停车,要快速离开车辆, 寻找安全地点等候。

03

出现驾车疲劳

感到疲劳时应及时驶离道路,停到安全地带休息,减轻疲劳后再继续驾驶车辆,并尽量不在深夜开车。

04

错过高速出口

出行前合理规划路线,若在高速公路上错过了正确出口,切忌在匝道口停车,更不能倒车或逆行,应在下一出口驶离高速公路后,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05

遇见大货车

不要在货车右侧行驶。

注意与货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跟在大车后面或者被大货车跟。

不与大货车抢行。

紧急情况,注意让行。

06

视野模糊

及时打开雨刷器。

合理使用灯光,除了让自己可以看清楚路况,也让前方车辆注意后方来车。

雨量不大时,可开启车窗,促进空气对流或通过调节车内空调温度来消除雾气。

在必要时可以鸣笛,更有效地防范意外发生。

低速缓行、扩大跟车距离,谨防追尾。


03


行车遭遇事故:冷静自救降低伤害

不同事故情况,有不同的自救措施

Q 被卡车内

当车门打不开时,可以尝试按下车窗,或从前后挡风玻璃找机会逃离。如伤势严重大量出血,可用力按压出血点止血。

Q 撞击失火

车辆失火后,应立即在安全区域熄火停车,并切断油路、电源,让车内人员有秩序下车。若身上着火,下车后可倒地滚动,边滚边脱衣服。

切记: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

Q 车辆倾翻

车辆倾翻时,司机应抓紧方向盘,两脚钩住踏板,随车体旋转。车内乘客可以趴到坐椅上,并抓住车内固定物,使身体夹在坐椅中稳住身体,避免撞击伤害。

车辆落水

若水较浅,未全部淹没车辆,设法从门窗处离开车辆;若进水很快,车辆在迅速下沉,这时的压强极大,已经打不开车门,就可以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打开车门或车窗。所以,建议司机车内常备一些砸玻璃的锤子等可以自救的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Q 车辆追尾

如果追尾不在司机一侧时,司机应双手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如碰撞主要方位临近司机或撞击力度过大,司机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并将两脚抬起,使自己相对安全。


04


行车汽车故障:科学处理避免伤害


除了遭遇事故,有时候车辆在高速路上突然出故障,也会形成安全隐患。这时我们同样需要及时科学自救,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车辆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爆胎

爆胎发生后,应紧握方向盘,缓慢放松油门,降低速度,并迅速打开双闪警示灯。待车辆稳定后再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

切记:急转方向盘、大力刹车等行为都是错误的!可能会造成车辆失控、甚至翻车等严重后果。

熄火

首先要立刻打开危险警示灯,提醒后方车辆及时避让,防止追尾。其次,扶稳方向盘,虽然操作中感觉方向盘十分沉重,但仍应该双手抓紧保持车辆滑行,应第一时间将车靠边,最好靠右停。随后,应轻踩刹车。失去助力后,刹车并不会立刻失效,此时切勿猛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然后通过后视镜查看附近的交通状况,尽量从更安全的一侧离开车辆,并在车辆后方至少150米处放置警示标志。

刹车失灵

高速公路上突发刹车失灵,可以通过手刹制动和减档制动两种方法来控制汽车。

手刹制动:间歇性短暂使用手刹,应缓缓拉起手刹,分几次拉紧、松开、拉紧、松开的方法使车辆减速停下来。

减档制动:从刹车失灵时车辆所处的挡位,按顺序逐步减挡,让发动机因降挡而产生的阻矩力迫使发动机转速降低,从而使得汽车速度降低。

时刻注意


一定要提前留意天气、路况信息

雨天行车牢记

降速 控距 亮尾

如果遇到堵车或事故

打开双闪后

人员要立即转移到护栏外侧等候

千万不要留在车上!

资料来源: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

来源:红网

作者:文建美 实习生 宁静怡

编辑:周慧欢

本文为应急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aq.rednet.cn/content/646746/90/122988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应急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