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车送水入田。
红网时刻新闻9月14日讯( 通讯员 冷国强 胡启涛)“真的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调来洒水车送水,我的这些禾苗只怕会干死。”9月13日中午,望着汩汩流入稻田的自来水,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北胜村种粮大户张志红激动地握着大通湖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的手。
张志红种植的180亩晚稻地势偏高,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致使田间开裂、出现严重缺水。为解决这片稻田灌溉问题,大通湖区北洲子镇村想方设法从北胜电排三级提水入田,有效缓解了旱情。然而随着旱情地持续,渠道水源早已抽尽见底,这片稻田引水极为困难,再次面临干涸,张志红也为此心急如焚。大通湖区应急管理局的主要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区环卫部门联系,调用洒水车从城区运水灌溉,为干涸的田地“解渴”。当天中午1点,第一车水送达现场,随着水流不断流向稻田,田块干裂的缝隙被慢慢浸润“缝合”,水稻卷起的叶片也舒展开来。据统计,当天洒水车往返22次,送水165立方米。
在今年的高温“烤”验下,大通湖区应急管理局牵头抓总,科学组织抗旱减灾,持续在找水、引水、调水、送水等环节下功夫、见成效,真正把“清泉”送到老百姓“心田”,努力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冷国强 胡启涛
编辑:李文洁
本文为应急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