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组建五级应急救援队伍 优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湖南益阳:瞄准实战提升基层“初始战斗力”
2025-11-04 08:58:02 字号:

组建五级应急救援队伍 优化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湖南益阳:瞄准实战提升基层“初始战斗力”

一声令下,所有人迅速穿戴好全套防护装备,一边奔跑一边快速连接消防水带;放置好手抬机动泵后,水柱随即喷射而出……近日,湖南省益阳市举行第四届乡镇应急能力比武,16支乡镇代表队的近百名队员激烈角逐,通过“以武代训”的方式,全面提升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提出,要从完善救援力量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加强一体管理与实战训练、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增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近年来,益阳市以增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建、消防主训、应急主用”原则,组建市、县、乡、村、屋(场)五级救援队伍1662支,发展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和志愿者17万多人,构建起“镇域30分钟、村域10分钟”救援圈,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强体系 打造专业化队伍

益阳市水系发达,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高危行业门类齐全,加上水上和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情况复杂,安全压力巨大。对此,益阳市委、市政府以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探索乡镇“863模式”、村级“133模式”等,着力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市基本形成“村主防、镇主救、市县统筹”“党政总揽全局、应急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市、县、乡、村、屋(场)五级联动的大应急格局。

村主防、镇主救,有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是基本前提。益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符大欣表示,该局聚焦队伍建设,通过整合专业、综合与社会应急力量,组建市、县、乡、村、屋(场)五级救援队伍,如今已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桃江县灰山港镇综合应急救援队是益阳市率先组建的一支应急救援队伍。该队下设民兵、防汛、森林灭火、医疗、通信、工程机械、电力等9个应急分队,依托每个村(社区)成立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收集,10分钟响应出动。

在灰山港镇滩口上村,森林面积达8000多亩,防火压力巨大。该村建立了80人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并在8个屋(场)成立10人的应急小分队,定期进行拉练演练。

“山火防线牢不牢,全看网格织得密不密。”滩口上村党总支书记丁全球说,滩口上村根据村民小组、屋(场)布局,划分为20个应急网格,选出140名网格员和20名信息员进行网格化管理。群里“一声喊”,村民“闻令动”,10分钟就能集结超30名初期处置力量,“打早打小”能力显著提升。

赫山区兰溪镇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明辉对拥有这样一支“家门口的队伍”的好处深有体会。“以前村里没有应急救援队,面对大火只能干着急。”张明辉介绍,为破解“远水难救近火”的困境,兰溪镇组建起9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5分钟至10分钟可以赶到镇上任何地点。

益阳市安委会印发《关于做好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指导帮扶工作的通知》,每年安排20个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对口帮扶10个重点乡镇,打造基层应急救援“拳头”力量。目前,在市级层面,益阳市打造了60人的市应急救援机动支队、50人的湖南省应急(消防)救援机动支队四大队,医疗救治、电力抢修等12支专业救援队,蓝天救援、益安工程机械救援等5支社会应急力量;在县级层面,成立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下设民兵应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医疗救护等10多个分队;在乡级层面,统一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村(社区)、屋(场)均成立了10人至30人的应急救援志愿者小分队。

优化管理 推动队伍规范建设

益阳市成立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指挥协调应急管理各项工作。遇到突发事件时,乡镇应急管理委员会转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调配人员物资,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该市还推动乡镇建立上下贯通、扁平高效的指挥体系,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我们投入220多万元,建成集监测预警、值班值守、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决策会商、指挥调度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镇应急指挥中心,优选36名党员干部组建镇综合应急救援队,推动突发事件自救率持续提升。”兰溪镇党委书记邓凯兵说。

目前,益阳市各乡镇已形成应急救援“三个一”模式: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总指挥,应急办主任(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形成“一个指挥棒”;信息报送统一归口乡镇党政办,形成“一根出水管”;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与社会应急力量充分融合整合,形成“一个尖刀连”。

益阳市不断优化队伍管理模式。以安化县为例,为解决森林消防大队规模小、专业程度低、新老队员衔接不畅等问题,该县实施专兼结合的队伍管理模式,将每年新安置的退役军人吸纳为县森林消防大队预备队员,组织不少于2个月的封闭式集训。在非集训期间,预备队员们在各自单位工作备勤,在重大森林火灾风险期,由县委、县政府统一调度,迅速归队。

益阳市、县、乡三级持续加大投入,将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给予资金、物资和装备支援,提升基层应急救援支撑保障能力。2024年,依托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益阳市为市、县、乡三级98支救援队伍增购地震地质灾害救援、抗洪抢险、森林火灾扑救等专业装备3989台(套)。同时,益阳市投入1.28亿元购买应急物资,在乡、村两级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室)或微型物资储备站,为每个乡镇配备水罐消防车和无人机等专业救援设备。

追求实效 全面提升实战能力

如何让建起来的队伍真正强起来?益阳市把大练兵常态化、大比武规范化、大演练实战化,作为规范、提升、建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招。从2022年率先举办首届乡镇应急能力比武开始,益阳市连续4年举办乡镇应急能力比武,通过开展“大比武、大演练、大练兵”,不断提升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水平。

乡镇应急能力比武通常以洪涝、重大管涌、危化品泄漏、森林防火等多类险情为背景,对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行轮训。在益阳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帮助下,乡镇应急能力比武立足实战,注重检验协同作战、临场处置、科学救援等能力,全面提升基层一线“初始战斗力”。

今年5月19日,益阳市在洞庭湖区域应急救援益阳中心举行2025年湖区防汛抢险军地联动应急演练,集结了民兵应急连、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等13支队伍,充分检验军地协同、部门联动、科学抗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益阳市将乡镇应急能力比武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致力将其打造为“一级赛事”,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五一劳动奖状”“青年文明号”“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基层救援人员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其提能力、强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武效果如何,实战是检验标准。2月25日凌晨2时,桃江县三堂街镇三堂街社区一家汽修店突发火灾,店内存放的200多个汽车轮胎被引燃,导致2楼有3人被浓烟围困。与该汽修店一墙之隔便是一家烟花鞭炮店。三堂街镇应急救援队接到警报后,5分钟便抵达现场。凭借在比武中强化的灭火技能,队员们成功处置了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22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仙溪镇辖区内水位骤涨,村民姚盛华不幸被湍急的水流围困,情况危急。接到求救电话后,仙溪镇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集结镇村应急队伍。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人员成功脱险。

一年年比武、一场场实战,不断磨砺着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水平。下一步,益阳市应急管理局将聚焦队伍建设,持续抓好“大比武、大演练、大练兵”,建立完善各类救援力量调动机制,优化队伍布局,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处早处小”能力。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作者:黄雄 张移珍 杨陈欢

编辑:姜雯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