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农村住房“小保费”保障山区“大安居” 湖南桑植县探索实施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2025-08-07 15:47:55 字号:

农村住房“小保费”保障山区“大安居” 湖南桑植县探索实施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e1d3f919-c714-4f2d-8df0-e5530e52983c.jpg.jpg

6月18日至21日,桑植县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镇村干部和保险公司专员前往集中安置点和受灾农户家中核查灾情,开展理赔。资料图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县,自然灾害频发。每年汛期,暴雨、山洪等灾害严重威胁着该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农村住房,“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风险高悬。

如何有效转移灾害风险,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助力快速恢复重建,是桑植县面临的重要课题。桑植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将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作为健全全县应急管理体系、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关键抓手强力推进。

织密灾害风险防护网

八大公山镇是桑植县山洪灾害隐患重点镇之一,汛期风险尤为突出。面对严峻形势,该镇在桑植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县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将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纳入常态化防灾减灾工作体系,构建从风险研判到落地见效的全链条防灾减灾体系。

该镇以“精准覆盖风险、切实解决民需”为原则,组织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到村寨调研,精准梳理出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火灾等本地主要灾害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障方案。方案不仅覆盖房屋主体、附属设施、室内财产,还特别将村民普遍使用的农用三轮车、小型农机具纳入附加保障范围,力求“保得全、保得准、接地气、解民忧”。自2021年起,八大公山镇政府每年投入5万余元专项资金,为全镇农村住房统一投保,实现群众“零负担”参保,筑起坚实的灾前保障“堤坝”。

该镇聚焦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同步解读保障内容、理赔流程及标准,确保“户户知晓、人人明白”。据统计,仅2024年,该镇就因火灾等灾害理赔近4万元,政策效能初步显现,有效分担了受灾农户风险。

联合理赔服务及时

2025年6月,桑植县遭遇历史极值特大暴雨,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在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八大公山镇受灾严重。灾害发生后,农房保险理赔机制迅速被激活,成为灾后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的关键支撑。

灾情发生后,八大公山镇第一时间启动联合理赔服务机制。镇党委书记等领导带队,同镇村干部和保险公司专员深入集中安置点和受灾农户家中,详细讲解保险保什么、怎么赔、赔多少。理赔采取边摸排、边报送模式,突出“快准简”。镇村干部前往一线,逐户排查灾情,同时组建理赔专班,高效收集、整理、上报理赔资料。对水淹房屋,开通绿色通道,报送基础资料后先行赔付每户5000元应急金,解燃眉之急;对水毁倒塌严重房屋,协调保险公司快速复勘,科学定损后足额赔付,力挺重建。

“洪水退后第二天,镇里干部就带着保险公司的人来到家里,量水深、拍照片,还帮我填表格,很快5000块就到账了。我买了水泥、瓦片修屋顶,心里踏实多了。”八大公山镇细砂坪村村民舒大明的肺腑之言,道出众多受灾户的共同心声。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及时救助,极大缓解了受灾群众的经济压力和焦虑情绪。

截至目前,八大公山镇已完成269户受灾房屋的理赔资料报送,保险赔付金额达68万元,预计总赔付额将突破100万元。这有效缓解了受灾群众经济压力,极大增强了灾后重建信心。

将更多乡镇纳入保障范围

八大公山镇的实践证明,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农村住房保险能够释放出巨大能量。

桑植县着力深化推广这一经验,在扩面提质上求突破,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将更多高风险乡镇纳入保障范围,推动全域统保覆盖;同步建立保费补贴标准与保额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保障水平精准匹配经济发展与灾后重建成本。

该县在平急结合上强韧性,将保险机制深度融入防灾减灾日常工作,以保费为纽带,联合保险公司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系统性增强农户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长效机制上固根基,该县持续优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机制,健全绩效评估与监督制度,确保政策公平透明、理赔及时足额;配套实施抗震减灾改造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已改造农户科学分级补贴,从源头上压降灾害损失风险。

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桑植县以农村住房保险为重要抓手,撬动建立山区防灾减灾救灾的全新格局。未来,桑植县将不断完善山区灾害风险保障体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实际、彰显应急管理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道路。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作者:谭瑞 王艺

编辑:姜雯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