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是消防安全整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抓好消防安全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全省二季度安全防范工作警示教育片将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列为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区域。会后,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迅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专班推进,在两个月时间内较好完成了涉及水、电、气、讯、路、油烟等全方位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学堂坡巷文化建设现场情况。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原称学堂坡巷,位于师大田径场与师大附中之间区域(南学堂坡巷),为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大附中学生进出的主要通道,人流密集,多年来自发形成了商业街,且餐饮小店众多、产生大量油烟,因此俗称“油烟街”。
该区域为“野蛮生长”形成,在初始就缺乏消防设施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水、电、气、讯、路等基础设施均与消防安全要求存在差距,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经摸底排查,主要表现为建筑密度高。街巷范围内有自建房屋31栋,常住人口1100余人,房屋之间防火间距不足,且均未通消防水管,一旦出现火情,火势容易大片蔓延且难以控制;消防通道窄。主街巷长300余米,另有7条封闭小支巷;宽仅1.5米左右,且沿巷搭有遮阳棚,停放大量非机动车辆,难以满足消防车通行宽度和转弯半径要求;经营业态杂。目前该区域共有经营门店75个(其中家庭旅馆1个、水果店2个、餐饮店54个、饮品店5个、小型超市2个、文具店2个、快递点1处、理发店2个、书店3个、手机维修点1处、眼镜店2个),其余多为陪读家庭租房。住宿、餐饮、购物等业态混杂,且餐饮店居多,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易形成火灾隐患,诱发安全事故;网线布局乱。室外电线杆直接架设在建筑附近,电信电力设施密布、线路缠绕宛如“蜘蛛网”,部分线路直接钉拉在墙体表面;室内线路布局也较为混乱,存在较大的电路火灾隐患;能源设备多。54家餐饮门店中,有49家门店厨房灶具使用瓶装燃气,涉及燃气罐150余瓶;其余店面采用电力供应方式,但线路老化,存在电线短路和漏电风险,隐藏较多消防安全隐患。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未改造前现场杂乱不堪。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经过改造后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针对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现状,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深入调查研究,立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制定方案,有力有效实施,加快将“油烟街”打造成“安全街”。
坚持生命至上 变工作被动为自觉主动
成立领导机构。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明确“油烟街”原则上进行有机改造,湖南师范大学承担主体责任,桔子洲街道担负属地责任,各职能部门指导推进。桔子洲街道主动作为,成立由街道工委书记任政委,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城管、城建、应急管理、市监及社区(村)精干人员力量60余人,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
加强指挥调度。湖南湘江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现场调度,要求制定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严格把控进度,确保每天都有新进展。桔子洲街道坚持“一日多调度”,每天就具体问题随时召开碰头会,部署工作任务,分析汇总情况,研究解决办法。
压实工作责任。以包点到户、分工包片等方式细化职责、明确分工,压实全体干部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大力发扬“5+2”“白+黑”的工作作风,迅速全面摸清“油烟街”区域房屋产权、经营状态、业主信息等情况底数,在召开群众动员会的基础上,分组入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坚持系统整治 变杂乱无序为安全有序
“油烟街”形成时间久远,安全基础较差,从整治行动伊始,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就明确要求“不单纯以实现销号为目的,而要注重以本质安全为追求”,坚持问计于专家、问需于群众,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学校及居民协商会议研究讨论,制定了涉及水、电、气、讯、路、油烟等全领域的整改方案。
延伸“水”。在原先只有2个室内、室外消火栓的基础上,新增了室内消火栓17套、室外消火栓2套,新增市政消防水管800余米,形成了环状管网,实现了区域内消防给水全覆盖。
退出“气”。按照“气改电”要求,实现所有经营户供电“专改公”,并重新梳理电路、安装电表76户,实现49户、150余瓶瓶装燃气全部退出,既消除了经营户用气风险,又降低了经营户用电成本。
梳理“线”。针对电线网线私拉乱接现象,协同湘江新区供电分公司和三大电信运营商,重新规划布局各类线缆,将所有电缆电线统一套管规整,并通过三网合一减少线缆数量,有效解决了线路凌乱、乱接乱搭等问题。
美化“面”。对3000余平方米的房屋墙面和街边围墙全部实施刷新,更新替换商户招牌101个,呈现出整洁美观、规范有序的街巷面貌,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聚焦消防安全和校园文化两大主题,聘请专业文化公司对街巷墙面进行视觉设计,相关工程即将进场施工。
拓宽“路”。拆除沿街违建棚屋1100余平方米,实施围墙整体外移和道路“白改黑”,使原先1.5米的通道拓宽到平均4米。同时在区域范围内开通紧急逃生通道4个,为每户商户新增安全逃生窗,确保消防通道的日常和应急使用。
统收“烟”。结合“蓝天保卫战”要求,对60家生成油烟类门店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按照分户独立改造原则,针对门店实际情况单独新增油烟管道与多级油烟净化装置,累计新设油烟管道242米,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坚持长效治理 变应急状态为管理常态
按照“当下改” 与“长久立”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措施完工的同时,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治理常态长效机制,从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管理,相应转变为常态化安全管理。
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在“油烟街”南北入口两端集中装设50套电动车充电桩,禁止电动车在街内私拉电线充电,并对非机动车采取单向通行措施;增设4处微型消防站和多处安全警示牌,以户和商铺为单位合理配置灭火器。
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加强防火知识和灭火技术宣传,定期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规范流动摊贩和门店经营,禁止店外经营,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组织培训一批义务消防员,协助日常消防管理和应急火灾扑救,基本达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135”消防响应机制要求。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未改造前现场杂乱不堪。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经过改造后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是校园周边老旧街巷及人员密集型区域安全治理的一个缩影,为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助力全省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工作提供了实践思考和经验样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牢记宗旨,整改必须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由于紧邻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大附中,“油烟街”区域寸土寸金、商业价值很高。此次整改,需要拆除房东搭建多年的棚屋、更换商户的餐饮设备、破除路面的超面阶梯等,将影响房东、商户、消费者等多方利益。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务实解决群众提出的施工周期、施工质量等问题,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纳了群众的合理意见,并提供拆除恢复、拆除加固等服务,争取了群众最大理解和支持,最终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从“我要改”到“一起改”的思想转变。
——直面问题,整改必须敢于担当、敢于攻坚。由于历史原因,“油烟街”消防安全问题存在时间较长,前期也经历过几次整治,大多为管理上的加强。此次整改,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直面“老大难”问题,敢于挑起“硬担子”,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消防安全整治,并积极联合高校等单位,每天现场调度、一线解决问题,确保整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开展。
——统筹兼顾,整改必须系统治理、分类治理。校园周边区域,有些既是老旧街巷,也是人员密集区域,对其进行消防安全整治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系统治理、分类治理。此次整改,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结合“油烟街”的具体实情,坚持安全整治与环境优化相结合,从路面与立面、地上与地下、屋外与屋内、硬件与软件等方面全面推进,既实现了隐患销号的目标,也大幅提升了该区域本质安全水平;既整治了安全隐患,也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商户营商环境,实现了民生效应、经济效益“双赢”。
——全员参与,整改必须校地联动、部门联合。“油烟街”区域属于湖南师范大学,学校负有安全主体责任。此次整改,湖南湘江新区及桔子洲街道与高校均“向前一步”,紧密协商、互相联动,湖南师范大学主动协助做群众工作,拆除500平方米学校公房,将围墙外移向学校田径场,腾出拓宽消防通道的空间;湖南湘江新区组建由应急管理、消防、城管、电力、供水、街道组成的联合专班,同步推进各项整改任务,实现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协调联动的良好效果。
来源: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