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益阳特色 筑牢基层应急防线
益阳市应急管理局
一、认准出发点,将夯实基层作为根本举措。益阳把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关键一招,全力推进,切实提升基层“处早、处小”能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过去习惯于把安全生产工作重心放在工厂、园区、矿山等,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回顾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农村地区是薄弱区,存在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应急体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为此,益阳市高度重视,自觉把开展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现实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二是坚持高位推动。益阳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乡镇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情况汇报并作出批示指示,在全市安全生产例会上对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作了专题部署,并组织召开全市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现场会,统一建设标准和模式。市委、市政府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魄力,高度统一全市思想和行动,为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102个乡镇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省厅确定目标。三是坚持联动共建。市安委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的通知》,动员一切力量、汇聚各方资源,通力合作、有效破解制约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资金和物资装备等关键困难。财政支持方面:市财政预算安排735万元对验收合格乡镇每个奖励5-10万元,并安排30万元应急能力建设专项工作经费。区县(市)每个乡镇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支持与奖励,并给乡镇统一配备10-30万元的应急物资装备。部门帮扶方面:市安委会34个成员单位对口帮扶27个乡镇开展能力建设,解决现金205万元,物资180多万元。企业支援方面:鼓励企业对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给予资金、物资和装备支援。桃江县灰山港镇,赫山区新市渡镇,安化县冷市镇、奎溪镇等构建了政企共建互动的能力建设新格局。
二、瞄准着力点,将制度创新作为战略高地。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探索了基层应急能力建设“863”模式,即完成“八个规定动作”,构建“六大体系”,实现“三个统一”。一是彻底改革体制,只挂“一块牌子”。全市乡镇撤销原有的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统一设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应急救援指挥部”。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乡镇党委书记任应急管理委员会第一主任,镇长任主任,是乡镇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二是全面理顺机制,建立“六大体系”。建立并完善了双轨运行的组织体系、边界清晰的责任体系、科学严谨的预防体系、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通畅灵敏的值守体系和快速反应的救援体系,构建新时期乡镇应急管理新型体系。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每个乡镇列出党政领导干部和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应急管理“两个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乡镇均建立起“网格化”预警预报机制、风险等级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编制“1+N”整体和分项应急预案,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组建102个乡镇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下设民兵应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工程机械、水上救援、医疗救援、电力抢险、通讯保障等若干分队和志愿者队,发展训练正规救援队员5146名,志愿者34000余名,基层救援队伍迅速壮大。三是全力提升效能,实现“三个统一”。统一指挥方面: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总指挥,应急办主任(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长)负责现场总指挥,形成“一根指挥棒”;统一值守方面:由乡镇党政办统一应急值守,统一信息报送,形成“一根出水管”;统一救援方面:综合应急救援队与社会救援力量充分整合,深度融合,形成“一支尖兵连”,乡镇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速。如灰山港、沧水铺等重点乡镇救援出勤时间缩短到5分钟左右,一般乡镇出勤时间不超过15分钟。灰山港镇应急救援大队为居民在火灾中成功抢出10万元现金、2万多斤稻谷等在当地传为佳话,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6月份以来,全市乡镇开展各类救援活动850余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2021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8%、24.4%,较大事故下降71.4%,溺水事故下降50%。
三、把准落脚点,将常态长效作为实践任务。实现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进程,益阳通过三大举措建立乡镇应急能力建设长效机制。一是一个文件绘蓝图。益阳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制定了具体措施,强化了基本保障,将乡镇应急能力建设规范化、常态化。二是两个纳入强保障。乡镇将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实施,市县乡三级将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乡镇应急能力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将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内容依据。三是三个比武提技能。深入开展乡镇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比武和企业安全管理技能比武,不断提升乡镇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大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益阳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姜雯婕
本文链接:https://aq.rednet.cn/content/2022/02/14/1086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