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印发《关于对森林防灭火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14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本期推出株洲市茶陵县工作经验,供参考学习。
株洲市茶陵县共有林地25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0%,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也是全省95个森林火险高风险县之一。近年来,茶陵县锚定“职业化、专业化、科技化、精密化”建设目标,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以精准举措破难题,森林防灭火能力全面提升。
“职业化”强力量
以“统筹、分级、网格”为抓手,打造全域响应的防灭火铁军。
强化统筹指挥。构建完善森林防灭火工作格局,由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牵头抓总,全面组织协调森林防灭火工作;县应急管理局综合防、专业救、抓统筹;县林业局专业防、抓行业;公安部门破火案、保治安、协同防;其他部门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科学分级建队。按照每个专业组建1支专业队伍,每个乡镇(街道)建立30~50人的半专业森林防灭火队伍,每个村(社区)组建10~20人的义务防灭火队的标准,全县建成县级专业队伍4支120人、乡镇半专业队伍16支800人、村级义务消防队237支2370余人,县乡村三级扑火队伍达到3000余人。
持续网格巡护。以“半小时内响应到位”为标准划定林区网格,每个网格内部由网格员、护林员、村组长3人组成,在重点林区山脚、关键道路建立各类前哨卡点200余个,如严塘、湖口等重点防火乡镇投入近100余万元建立四方瞭望哨塔。县消防救援大队派出10名队员、2台消防水车前置驻防湖口、腰潞两个重点乡镇,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迅速响应,为打早打小提供坚实基础。
“专业化”强保障
聚焦“硬件、处置、实战”三大维度,推动科学防控。
设施设备专业化。全县建成林火阻隔带363.43公里,建立消防蓄水池165处,可蓄水5000立方米。建成森林防火预警系统,铺设重点林区消防管网10千米,为乡镇(街道)配备消防水车15辆、高扬程水泵18台、水带18000米及风力灭火机、防护服、油锯等单兵装备2000套,有效提升了镇村火情应对能力。
方式方法专业化。印发茶陵县森林防火实施意见、森林火灾扑救指引,全方位明确指挥体系、火场管理、交通保畅等关键环节,以专业的方式方法确保火情处置的科学性、可行性。
实战实训专业化。对全县16个乡镇(街道)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全覆盖修订完善,并定期组织训练和演习。近三年,县、乡、村三级组织开展实战演练300余次,累计参演人数9000余人,不断提升各级人员专业化、实战化水平。
“科技化”强支撑
以“天眼、云端、银翼”为依托,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天眼布控。全县安装300个铁塔哨兵监控摄像头,在重要林区和景区入口布设64个报警探头、高空云台和地表火探测器,建设45个智能卡口,实现全天候的防火监测和预警。为进一步强化“技防”能力,当前正在湖口、严塘、腰潞、云阳等4个乡镇(街道)共新建5个森林火险因子监测站。
云端值守。县、乡两级值班人员每日通过铁塔哨兵系统对重点林区和区域进行定点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调度属地乡镇(街道)核查处理。
银翼巡航。为大幅提升森林防火巡查监测效率,全县应急系统配备无人机24台,全年对重点区域进行高空侦察及火情监测巡航7200余架次,累计巡航时长达4500余小时,累计覆盖范围约20000余平方公里,实现常态化“人防+技防”新模式。
“精密化”强屏障
从“资金、管理、宣传”三端发力,构建长效治理格局。
精准投入。县财政加大森林防灭火专项资金投入,定向拨付至全县243个村(社区),保障森防体系顺畅运转。
精细管理。推进秸秆焚烧规范管理,以乡镇为单位组织申报,林业、应急等部门及时做好报备、审批、清场等工作,分时段、分片区安全有序开展秸秆统一焚烧工作,实现秸秆焚烧由“堵”到“疏”的转变,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
精心宣教。以群众为核心、以高发时段为重点,全方面、多层次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等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防火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大格局。2023年以来,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600台次,发放各种宣传品10万余件,在重要区域、重点地段悬挂森林防灭火宣传标语360余幅,发送森林防灭火短信30万余条,全面开展以森林防灭火为主题的“小手牵大手”活动,做到防火知识、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