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临近,高速公路又将迎来车流汹涌。
旅行途中,一旦遭遇公路塌方、桥梁坍塌,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若是能有一个“预警神器”,让驾驶员提前知道前方路段异常,从而及时刹车,悲剧或能及时避免。
9月28日,这样的“预警神器”——“鹰眼守护”预警系统正式亮相。这项预警技术成果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联合高德地图联合研发,实现对公路重大异常事件的快速精准感知、预警信息即时精准推送,让驾驶员提前知险避险,旅途一路平安。
缘起:预警失效致使悲剧连连
2024年5月1日2时10分许,广东省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最初经过此路段的车辆,由于驾驶员毫不知情,更不会想到路面会塌方,一辆接一辆掉了下去。
饶先生一家在这起灾害中侥幸躲过一劫,但直到饶先生的岳父在道路中间以下跪的方式发出预警,才陆续有车停下。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两个多月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丹宁高速柞水至山阳路段严坪村Ⅱ号大桥发生垮塌,造成25辆车辆坠河,62人死亡失踪。
经过此路段的驾驶员夏辉意识到险情后,从车里拿出三角警示牌立在车后,用手机灯光摇晃示警。“我拼命地挥手呼喊,可路过的司机根本听不到,拦都拦不住。”夏辉回忆道。
两起高速公路灾害事件,人员伤亡惨重,且都因为预警失效,导致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前赴后继,以致有群众发出“不敢开车上高速”的喟叹。此类事件已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开展公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攻关。这一重任落到了中国安科院肩上。
破题:导航预警避免前赴后继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后,高德地图在3分钟内为后车触发急刹预警,提醒后方车辆注意前车急刹、安全驾驶。有不少驾驶员在社交平台表示,“高德导航救了我”。
那么,高德地图是如何知道前方路况异常的呢?“我们是根据平台监测到的,诸如根据司机急刹、减速,或行车轨迹偏航、手机信号消失等数据,判断前方道路可能有异常情况,进而提醒后方司机减速慢行。”高德地图驾车产品总监陈泉欣介绍。
成功案例摆在眼前。中国安科院按照应急管理部党委部署,联合高德地图等单位,组织项目研发团队,加紧开展公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攻关,在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紧急设立专项,专门研究如何将地图导航、手机定位等多源时空数据进行融合,以实现路桥灾毁事件秒级感知、预警、发布与示警拦阻。
项目研发团队通过对相关灾害的深入剖析和模拟路段实车测试发现,手机导航急刹与道路重大异常预警功能具有预警响应高效、识别精准可靠等特点,可显著增强驾驶员实时应急避险能力,对降低路桥灾毁损失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解题:升级系统提升预警时效
经过近一年联合攻关,中国安科院项目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鹰眼守护”预警系统。该系统以高德地图为载体,经过实车测试验证,针对前方多车急刹异常行为,可在数秒内播报前方道路重大异常预警信息,驾驶员最远可在1公里外成功接收预警信息;针对前方单车紧急刹车行为,10余秒内播报急刹预警信息,驾驶员最远可在500米外成功接收预警信息。
中国安科院院长周福宝介绍,“鹰眼守护”预警系统相比之前高德导航被动式的预警,展现出更强的“主动性”,通过主动分析道路异常情况风险,及时向可能受影响的驾驶员发布预警信息,预警响应时间缩短到30秒以内。同时,根据高风险路段应急预案对系统进行训练,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精准的预警。据介绍,今后,随着系统逐渐迭代升级,其精准度、可靠性会越来越好。
如今,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安全预警能力也正式升级为“鹰眼守护”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升级后,高德地图的车道级安全预警能力显著提升。”陈泉欣表示,以前预警信息的发布和响应会有延迟。而现在,“鹰眼守护”预警系统能够快速判断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精准定位后方受影响车辆的范围,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实现从异常发现到预警推送的秒级响应。
项目研发团队优化了“鹰眼守护”预警系统的预警阈值和触发条件,明确在恶劣天气及隧道、桥梁等高风险特殊路段,一旦出现车辆明显偏离行驶轨迹、多辆前车急刹、连环追尾或信号消失等异常情形,要在第一时间为后方行驶车辆提供安全预警。
推广:引导公众驾车必开导航
“现在技术上基本没问题了,最大的问题是实际应用中车辆轨迹稀疏,即驾驶员没有打开导航系统,这使得预警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陈泉欣说。
有不少驾驶员表示,对于经常走的路,不会用导航。还有网友指出,不同导航软件的信息并不能共享。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研发团队将充分利用此次“鹰眼守护”预警系统技术成果发布会,加强导航软件预警功能宣传,让公众充分认识到,高德地图搭载了“鹰眼守护”预警系统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导航工具,还是一个为公众出行保驾护航的“保命神器”。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项目研发团队呼吁公众养成行驶途中打开导航的习惯,只需轻点开启,便能匿名加入“鹰眼守护”预警系统,为自身提供超视距的安全护航;各方加大“鹰眼守护”预警系统宣传力度,引导公众转变观念,不因路线熟悉就不开导航,而是将“鹰眼守护”预警系统作为保障旅途平安的必备助手,保持实时在线。
针对部分公众没有使用高德地图的情况,中国安科院今后将着力研究建立跨平台数据交互机制,推动不同导航系统开发预警数据交互共享协议,打通数据壁垒,增强复杂环境车流量稀少、导航数据覆盖率不高等情形下的预警时效性和精准性。
中国安科院还将用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位录入导航软件,对需经过高风险点位的车辆进行安全提醒,实现灾害风险信息与驾驶人行驶信息实时共享。
来源:应急管理部
作者:罗地生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