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内部活力。为进一步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从各地报送的案例中选取并公布10例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3月10日,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生产部宋林原等3人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发现转炉高温反应釜密封口持续逸出异常烟气。宋林原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并按照公司应急处置流程,对高温反应釜进行泄压。因发现处置及时,有效避免了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发生。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宋林原等3人共2000元奖励。
案例二
2025年3月16日,湖南省新化县鑫星电子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桑梓厂区造粒工序员工李玉平发现混料平台下沉,立即通过公司安全隐患申报平台进行申报。安全专员接收信息后,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整改,有效避免了平台倒塌事故发生。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李玉平1000元奖励。
案例三
2025年3月22日,湖南蓬源鸿达矿业有限公司穰家垅萤石矿职工戴焱平在进行凿岩作业时,发现巷道顶板有松石冒落,存在冒顶的隐患。戴焱平在制止作业人员继续作业的同时,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组织人员对巷道顶板进行排险,并进行支护加固,有效避免了冒顶事故发生。公司按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奖励该员工500元。
案例四
2025年4月7日,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210转炉厂安环室安全管理员彭春芬在现场安全巡查过程中,发现210转炉厂650m³球罐保护层某点位存在蒸汽泄漏现象,同时观察到罐体底部持续滴水导致地面积水,初步判断该球罐可能存在穿漏,有爆炸风险,当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设置警戒区域,组织现场隔离,并及时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组织技术人员检测发现蒸汽泄漏系球罐多处焊缝隐藏裂纹所致,并及时组织修复,有效避免了蒸汽泄漏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彭春芬2000元奖励。
案例五
2025年4月,湖南沐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质安部职员郭兰辉检查公司承建的冷水江市美女山基督教项目时,发现项目因停工时间长,地下室顶板模板腐烂严重,立即向公司汇报有关情况。公司组织人员拆除地下室顶板支模系统,避免了人员踩踏腐烂模板而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郭兰辉500元奖励。
案例六
2025年5月19日,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质量部张紫佩在安全巡检中发现公司存储酒精的场所无通风换气设施、照明灯不防爆,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因静电积聚、环境温度异常等触发燃爆事故。张紫佩在向公司负责人报告的同时,组织人员将酒精转运至防爆柜,有效避免了燃爆事故发生。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张紫佩等人1000元奖励。
案例七
2025年6月3日,国网麻阳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安全员陈平平在进行例行巡查作业中,发现10kV梅水桥线19号杆出现横向裂纹,存在断杆风险。陈平平遂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立即组织带电作业车固定电杆,对横向裂纹处进行加固处理,有效避免了电杆倒塌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陈平平1000元奖励。
案例八
2025年6月5日,湖南有色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新田岭钨矿车辆维修人员谢新华在车辆日常班前巡检中,发现9号地下自卸车右前轮轮毂漏油,在要求停用该车辆同时向公司负责人报告。新田岭钨矿立即组织人员对车辆进行了维修,有效避免了刹车失灵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谢新华500元奖励。
案例九
2025年6月6日,湖南涟钢电磁材料公司取向作业区技术员、兼职安全员张松在巡检临时氨气罐存放区时,察觉有刺激性气味,凭借专业经验迅速判断可能存在氨气泄漏风险。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设置警戒区域、组织现场隔离,通知设备人员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经专业检测确认,两个氨气罐减压阀泄漏,迅速组织检修氨气罐,更换损坏部件并开展全面排查,成功化解这一重大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了氨气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湖南涟钢电磁材料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张松1000元奖励。
案例十
2025年6月9日,国网麻阳县供电公司岩门供电所员工滕伟成在巡视过程中,发现10kV岩门农村线14号杆因雨水冲刷和浸泡导致严重倾斜,存在倒杆风险。滕伟成遂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对倾斜电杆进行校正,有效避免了电杆倒塌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发生。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滕伟成1000元奖励。
来源:湖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