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华容县钱团间堤上,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洞庭湖堤防应急智巡先锋队,利用多种先进技术装备进行巡堤查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决口处的水面上,监测船辗转腾挪,监测水下地形和水流速度;二级堤防上,无人机和探测仪实时给堤防做“体检”……
7月7日,华容团洲垸决口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无人机、监测船、探测仪等科技力量大显身手,为决口封堵、二级堤防查险固堤提供强大助力。
两艘小船本事大
7月7日21时,决口封堵已经超过100米。
封堵工作有序进行,既靠体型巨大的卡车和驳船,两艘不起眼的小船也“贡献”了“智慧”力量。
记者在决口现场看到,一艘长约1米的黄色无人监测船在不影响物料投放的时候,见缝插针游走在决口两端。
岸边,中国安能集团技术人员一会盯着小船,一会看着手中的遥控器,神情专注。
这不是一艘普通的小船,结合北斗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与传感技术,它能对堤防进水点进行水下地形勘测。技术人员刘维超介绍:“该船能实现厘米级定位,通过传感器查勘水下地形。”
决口处的水下哪里块石多?分布又如何?在这艘“小黄”提供的数据支持下,指挥部能够做出科学调度。
同样是见缝插针,另一台白红撞色的遥控船也在决口处忙碌着。与“小黄”主要监测水下地形不同,该船主要是为了监测水深、水流。
湖南水文应急监测队队长谭云辉介绍,遥控船搭载了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通过往返测验断面,能够快速生成被测断面的水深、流速等数据。
测验时,两名技术人员一个操控遥控船,一个操作软件,配合密切。
“决口处内外水位齐平,同为31.95米,流速相对平缓,逐步具备封堵决口的初步条件!”7月6日13时,正是在收到湖南水文应急监测队的数据后,团洲垸迅速启动了决口封堵作业。
堤防也能“做CT”
在决口封堵稳步推进的情况下,确保二级堤防的稳固是重中之重。
7月7日下午,二级堤防钱团间堤上,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洞庭湖堤防应急智巡先锋队正利用多种先进技术装备进行巡堤查险。
“嗡……”一架无人机发出强劲的轰鸣声,从记者头顶快速飞过。
与常规无人机主要搭载摄像头不同,该机还负载了热红外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能够在白天和黑夜对堤防进行快速扫描,捕捉管涌和渗漏险情。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高绿洲介绍:“通过计算,该无人机能在第一时间把发现的管涌定位及大小等信息,发送给巡堤人员。”
靠近团洲垸的一侧,技术人员正沿着堤岸在水下布设光纤堤坝险情探测仪。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水旱研究中心主任王中根告诉记者:“这个主要是用来观察堤防内部的情况,比如哪里有进水口、内部构造如何等,好像在给堤防做CT一样。”
据介绍,当堤防发生管涌时,入水点会在水下形成声波信号。堤坝险情探测仪一旦感知到声波信号,就通过回传的光信号和岸上的设备解调,加上已有的算法,就能探测管涌入水口的位置等情况,帮助精准固堤。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