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龙潭镇,荷花尚未完全凋谢,金丝皇菊又悄然盛开;荷花大道群众载歌载舞,小朋友追逐嬉戏;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村寨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到处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将做深做实做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走出一条具有应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湖南省应急管理厅驻花垣县龙潭镇龙潭社区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凯说。
驻村一年多以来,工作队与社区“两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强化基层党建、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满意度、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百姓冷暖心头事,服务群众无小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李凯为队长的驻村工作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始终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把百姓的事放在心头,努力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
“厅党委选派我们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激励,更是考验。”李凯表示,作为奋斗在苗乡乡村振兴一线的湖南应急人,他们时刻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落实落细落地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社区监测户杨胜先年迈体弱,两个儿子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他和老伴两个空巢老人,受疫情影响,家中收入不稳定,家中相对困难。工作队常常入户唠家常、话发展,送医送药,解决他们家中生活实际困难,把两位老人当作自己亲人一样对待。谈起工作队对他们家的帮扶,杨胜先老伴石金珍热泪盈眶,激动地说:“关心我病情、打开我心结、问候我冷暖、解决我困难的都是工作队,他们胜似我们的亲人......”
翻开李凯的驻村工作日志,里面满满当当地记录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点点滴滴,有工作实绩、有计划打算、有归纳小结、有心得感想.......“这是我见过的记录最详细、最认真、最用心的日志,里面的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饱含着为深厚的为民情怀。”花垣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鲁民明在龙潭社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时不禁赞叹道。
一年多来,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为受灾群众送衣服被褥30余套、为困难群众送粮米油盐200多件、为留守儿童捐赠文具书籍40多箱、为脱贫农户送种子化肥500多袋......他们把奋斗和汗水挥洒在农村大地上,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为民服务最前沿。
舍弃小家为大家,诠释责任显担当
驻村工作队把责任担当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把党性和作风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021年9月,李凯的父亲因脑出血进了ICU,生死未卜,为了不耽误工作,他顶住巨大压力,瞒着大家依然坚守工作一线,只通过电话安顿家中事务。
“希望我的爸爸能和别人爸爸一样来幼儿园接我放学。”这是工作队队员周涛妻子电话告知5岁儿子这两年来最大的生日愿望。周涛妻子目前怀二孩身孕五个月,他都未曾陪伴去医院做过产检。谈及远在长沙家中的妻儿,周涛眼眶湿润,几度哽咽。
队员尧勇泉父母年迈,身体虚弱,儿子也正面临小升初的重要节点,重担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和其他两名队员一样,都无法照顾陪伴家人,无怨无悔扎根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把自己的热血青春播撒在苗乡大地。每每谈到家事他都无比愧疚、如鲠在喉。
“队长是我们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时时刻刻关心着老百姓,全心全意的谋划社区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也很关心,常常与我们谈心交流,而我最担心的还是他的身体。”周涛担忧道。
“队长做事很细致、很用心,社区情况他可以做到‘一口清’,每个已脱贫户家中情况都知根知底,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尧勇泉称赞道。
李凯却说:“群众事无小事,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党员就是用来磨炼的,不用担心,我那点小毛病难不倒我,只要我们几个齐心协力用心干,再困难的事也难不倒我们。”其实他们深知,作为驻村的外乡人都挺不容易的,他们总是以这样的方式相互鼓劲,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不辜负青春、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拼尽全力,为苗乡乡村振兴持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工作队入驻我们社区一年多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的奉献和牺牲着,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社区大小事务,他们都主动参与和分担,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重要关头,他们总是站在前、冲在前、干在前,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吴立志说道。
不要人夸颜色好,但求群众喜开颜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每次入户走访,问起对工作队的满意度时,群众都会赞叹有加,而此时李凯总会谦逊地说:“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离组织的期望还有距离,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驻村工作队不满足于现状,总是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持续推进社区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层应急能力“四位一体”建设,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工作队以“五化”党支部建设为抓手,落实好“三会一课、双述双评、支部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扎实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夯实组织基础。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议事原则,让村重点工作、项目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开展。持续聚焦党群连心“五个到户”,扎实推进“互助五兴”,明确细化党员帮扶责任,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党群互助局面。党员在疫情防控、抛荒地治理、疫苗接种、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不断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工作队与社区“两委”,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引进湖南十八洞幸安褀服饰厂落户社区,促进30余名脱贫户就近就业,平均月收入可达4800元,并陆续推动103头湘西黄牛、3万只中华鳖、20余苗金丝皇菊、40余苗葡萄杨梅园等特色种养业在社区落地生根;发掘和支持“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20余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盘活用好农村沉睡资源,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社区今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可达120余万元。
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修整硬化入户通组道路40余户、改造旱厕49户、新建垃圾收集点5处、农贸市场整治和污水管网改造2公里,街道道路白改黑1.5公里、路灯亮化5公里、荷花大道安全围栏建设1.2公里、拆除“空心房”3户、拆除生猪交易市场1个、拆除钢架棚42户,社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打造了“鱼米之乡、荷美龙潭”靓丽名片。
着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成立了由民兵、辅警、护林员等34人组成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负责宣传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技能,突发事故的先期处置、受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建立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值班值守、宣传培训等制度15项,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室,添置了应急装备物资25万元,做好省、州、县、乡(镇)、村五级联动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最末端延伸试点。积极组织了应急救援工具与设备使用的现场教学和训练350余人次,开展了森林防灭火、应急疏散、医疗急救、防汛救灾演练各1次,防火期劝阻野外违规用火30人次,举办了“平安是福”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受益群众及师生2800余人,筑牢了基层应急管理“第一道防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幸福感强不强,看看他们的笑脸就知道。”工作队表示,将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持“啃硬骨头、做大贡献、当排头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昂扬斗志,努力绘就苗乡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来源: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孙英
编辑:宋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