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的一路飞奔,是在与时间赛跑,比此效率更高的,便是航空救援。
为尽量实现“打飞的”的目标,近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召开推进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专题会议,要求与会各方拿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对具体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挂图作战。
▲湖南省首个市级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成立,长沙迈入空中应急救援新时代。
挂图作战的除了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还有省区域应急救援“一部三中心”建设、省矿山地质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而这些着眼于应急资源协同配置和共享的项目,都是事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这两年湖南在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中前行的闪亮点。
航空发力,
为救援救灾插上“翅膀”
2020年4月9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航空护林站湘南无人机组开展例行预警巡护飞行时,从空中监测到一处林火,工作人员立即将火险视频、照片、位置信息上报航站。很快,K—32直升机应急飞行计划得到空管部门批准,开启救援。12桶水从天而降,将火熄灭。
应急救援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速度与力量的比拼。不管是从应对自然灾害角度,还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角度,航空应急救援作用越发凸显,无法替代。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更是为湖南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提供了“硬核”动力。
看看这两年航空救援的表现:春季防火期航空器空中巡护上报烟点、核查卫星热点、叫停野外违规用火,紧急处置火灾火情;防汛抢险中,人工查险与直升机、无人机空中查险相结合,形成空地立体模式,大大提高巡查效率。尤其是去年洞庭湖超警期间,直升机靠前驻防岳阳,累计飞行20余架次,航程2300余公里,为全省防汛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与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湖南省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保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以航空应急救援任务为牵引,为突出实战实用,积极构建航空应急救援“绿色通道”,2020年4月,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与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湖南省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保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湖南省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保障中心揭牌仪式,为全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增添“硬核”保障。观潮君期待,不久的将来,依托政府、民航、军队、企业和社会组织所属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协同联动模式将遍地开花。
区域发力,
“一部三中心”成抢险救援拳头力量
说完了天上的项目,我们接着来聊聊地上的。
为全面提升重特大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实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就近调配、快速出动和有序救援,201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据全省灾情特点和区域分布,组建省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一部三中心”。
“一部”,是指省级应急指挥部,“三中心”,即分布在益阳、怀化和衡阳的3个省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一部三中心”是全省自然灾害防治九大重点工程之一。作为抢险救援的尖刀和拳头力量,每个中心有侧重性的突出专项救援职能。未来,全省范围内的救援指令都可能从这里发出。
▲2020年,湖南省区域应急救援益阳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2020年11月26日,益阳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作为我省抗洪抢险的综合救援中心,兼具力量前置、队伍训练、应急物资储备三大功能。项目选址沅江市浩江湖,总投资约1.8亿元,预计将于明年底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同时满足400人救援队伍前置和训练,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仓库用于应急物资储备,可辐射全省“一江一湖四水”流域。
基层发力,
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向乡镇延伸
在推进省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同时,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同样不容忽视。
2020年8月,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下发《湖南省加强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决定用3年时间,加强全省乡镇(街道)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推进应急能力建设向乡镇延伸 ,怀化走在了前面。目前,全市208个乡镇“六有”(即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基本普及,2770个村(社区)“三有”(即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实现全覆盖。特别是今年入汛以来,“六有”“三有”的全覆盖让全市各乡镇有效应对了234起地质灾险情,转移2465户5769人。
把防灾减灾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发展,这也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要求。近日,岳阳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乡村建设范畴,要求所有乡镇、村寨、社区建立消防队或消防站,要求加强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能力建设,做好对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强化乡村交通、山洪地质灾害、农村房屋质量等领域隐患排查和治理,建设平安乡村,此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向发力,
专业力量加入地质灾害防治
天上地上有了保障,地下安全一样不容忽视。2018年10月,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挂牌成立不久,随即启动“强管理,能应急”大调研,对全省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摸底。其中,地质灾害防治是全省应急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
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开展1:1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由隐患点监测转变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除了风险普查,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设也被提上议程。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积极谋求与省地质院合作,于2020年组建湖南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主要承担省级或突发重大地质灾害评估、应急抢险、应急救援、技术服务等任务。
为了矿山安全,湖南也是“操碎了心”。严控数量、把关质量、整治违规外包、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等等,而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心的成立,将整合行业部门专业优势和人才力量,在灾害普查、风险监测、应急救援、灾后复盘等方面继续为应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于地下的安全,除了矿山,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便是地铁。
作为一条承载着万千百姓出行安全的“地下生命线”,地铁安全远非高枕无忧。今年7月20日,郑州地铁因特大暴雨导致全网停运,一列车迫停隧道,造成人员伤亡。历史罕见的降雨,无疑超出了郑州地铁常规排水和应急预案的能力范围。
但应急管理机制一定要跑在事故的前面!
为全面提升地铁本质安全水平,湖南省应急管理厅主持召开强化城市地铁安全防范专题会议,要求加强城市地铁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有时候会突破人类的想象力。应对极端天气的交通应急制度探索与完善之路还很长,只有“防”字当头,才能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姜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