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档案工作,估计在很多单位,都是最不起眼儿、最不着待见的活儿,想是在我们安监系统也一样。但笔者却认为安全档案里面可蕴藏着大学问,一些照片、几打情况说明、一叠子材料,说不定将来就能解决大问题。说实在点儿,档案这类内业工作,从表面看,的确没有应急抢险、事故救援、安全检查这些外勤出彩又风光。但实事上就像一座城市,既要有地面上那些宽阔的路、高大的楼、气派的广场,也离不开地下你看不到的各类管线。而这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就像你平常根本不曾留意的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水、电、气管路,真要有一天它断了、坏了、没了,就立马会惹出大麻烦。
早些年我们江边一家造纸厂,因为在汛期发生“管涌”险情,由于情况紧急企业把大量生产备料中的锡块参杂着沙石,一股脑儿地倾倒在渗漏眼中,虽然有效制止了险情扩大,但也让这批价值不菲的锡块深埋于地下。十几年过后,这家企业停产动迁,我们一位了解当年救援的老领导就很感慨地说:“那年月,只知道干活不知道记录啊,这要把当时情况弄得明明白白的、再记下来,在动迁时按图索骥,肯定是笔大收入!”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时把活儿忙完了,可时间一长,其过程材料、记录档案却没人管、没人要了。比如对于某重大隐患是怎么处理的?都用了什么工艺、材料?可能当时也记了、拍照了,但年头久了就都扔一边去了,等多年后又碰到同类隐患,还得重新开始,一点经验都借鉴不上;甚至在进一步升级改造中,因为不知道上次埋了什么管线、怎么个走向,于是撞大运、盲人摸象、冒险蛮干,结果一钩机下去刚一作业,就弄断了燃气管道、碰上了高压电线……虽是笑谈,却也真说明问题。
在我印象中,日本就十分重视档案工作,我们王局长早年在街道当领导,曾处理过一起二战遗孤事件。日本战败投降都几十年了,日方突然发来公函,说在档案里发现一批战时移民遗孤,在二战结束后滞留中国东北,姓名、地点、撤离时间…..都一一陈列,由于王局正好分管民政工作,他按照日方提示,经过细致排查还真就找到了辖区内一位早已成家立业的日本孤儿后代,后来这人回日定居,还特意给王局邮过几次名信片。能把老百姓、海外移民的档案材料保存几十年,并认真整理,还据此进行漫长的寻找和安置,实在让人感叹。
档案工作要的是细心、耐心,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心。一份会议记要、一份专项治理文件、一起事故处理案卷…..多年过去了,扔在一边了、放在废纸堆里与存档备案、扫描到微机里永久备查,其结果肯定不一样。“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对人、对物、对事都是这样,对于档案工作更是如此!